消毒劑使用小常識
消毒是落實“人-物-環(huán)境同防”的重要手段和措施,合理、科學、正確的選擇消毒劑對于防范病毒傳染、減少細菌危害以及切斷傳染源傳播途徑至關(guān)重要。
凡用于消毒的化學藥品稱為消毒劑,人們也常稱消毒劑為化學消毒劑。
市場上能夠買到的相對貴的消毒劑,腐蝕性、致敏性、副作用都相對較小,與待消毒物體表面的親和性更好,雖然消毒作用不強但已經(jīng)可以滿足大部分家用消毒的需求。反而高效的消毒劑,如含氯消毒劑,雖然殺滅高抵抗力微生物的能力越強,但其副作用也會越大,價格反而低。
消毒劑的分類
●按有效成份
可分為醇類消毒劑、含氯消毒劑、含碘消毒劑、過氧化物類消毒劑、胍類消毒劑、酚類消毒劑、季銨鹽類消毒劑等。

●按用途
可分為物體表面消毒劑、醫(yī)療器械消毒劑、空氣消毒劑、手消毒劑、皮膚消毒劑、黏膜消毒劑、疫源地消毒劑等;
●按殺滅微生物能力
◆高效消毒劑:含氯消毒劑(84消毒液)、含溴消毒劑(二溴海因)、二氧化氯過氧化物類消毒劑、臭氧等為高效消毒劑;含氯消毒劑有一定的腐蝕性和漂白性,有色紡織物和金屬器具的消毒不建議使用。
◆中效消毒劑:碘類、酚類、醇類消毒劑。對皮膚刺激性較低,短時間往往不能殺死如手足口病腸病毒、諾如病毒等抗力較強的病毒。

消毒劑的選擇
通過以上列表可以發(fā)現(xiàn),使用中、低效消毒劑雖然消毒作用不強,但可以殺滅大部分家庭中可能生長的致病微生物;如家庭常用的酚類消毒劑中的滴露或者詩樂氏等,若不考慮價格因素,季銨鹽類消毒劑是家庭消毒使用之首選。
但若出現(xiàn)較高傳播風險的病毒、以及中低效消毒劑難以殺滅的病毒,常規(guī)預(yù)防性消毒過程中,需采取物理消毒方式與化學消毒方式相結(jié)合的方式,對空氣(水)環(huán)境、物體表面、手部等進行綜合性消毒,以切斷傳播途徑,控制傳染病流行。
舉報/反饋